首页

家畜便器mp4

时间:2025-05-30 01:21:51 作者: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浏览量:86761

  【东盟专线】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中新社南宁5月29日电 (俞靖)5月29日,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揭牌仪式暨2025年中外儿童庆“六一”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少年代表与中国师生以非遗体验和友城交流为载体,共赴文化之约。

  此次活动以“童心同行 外事筑梦”为主题。活动上,“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正式揭牌,广西校方与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代表签署《国际友好学校协议》,该协议明确将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教师研修、学生跨国研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知道绣球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学生通过手工激发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副校长阮氏金莺表示,越南广宁省与广西人文相通,中方教学中重视本土文化,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希望以此平台为契机,邀中方赴越深度交流,助力越中学子增进情谊。

  在活动非遗共创展区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传承人唐纯翠向海外学子展示壮族香囊“麽乜”缝制技艺。她介绍,壮族人有在端午节制作“麽乜”的习俗,寓意为吉祥平安,青少年们亲手将艾草等药材手工缝制进带有壮锦纹饰布料中,在透着药材香气的“麽乜”里,感受壮乡“非遗”魅力。

  活动中,中外青少年共同参观了广西国际友城展示厅,通过外事礼品和重要外事活动影像资料,了解广西与国际友城之间的友好往来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目前已建立数十对国际友好学校,年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超百场。目前,广西正整合外事资源,致力于构建联通中越两国的跨国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让青少年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力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夏宝龙在香港继续考察调研行程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社火表演赛已有40年历史。元宵节当日,来自该州各乡镇、街道的9支队伍轮番上阵。回族“花儿”、维吾尔族“麦西来甫”、哈萨克族“黑走马”与社火表演同场亮相,观赏性十足。

赵乐际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传统工艺美术品实际上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台州玻雕非遗传承人金树立说,近年来年轻人都喜欢极简风、工业风,玻璃雕刻也因此慢慢退出了家庭装修的行列。

宁夏银川:市民图书馆“充电”过别样假期

6月24日,中国福建籍居民陈先生在尼泊尔旅行期间突发疾病,经尼方医院初步诊断为脑梗,其家属决定选择从吉隆口岸入境进行抢救。

清澈的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他用一组数据来说明中国已牢固确立知识产权大国地位:截至2023年9月,中国有效发明专利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480.5万件、4512.2万件;2022年著作权年登记量达635.3万件。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达到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沈阳一住宅疑液化气罐爆炸致1死3伤

不久前,马英九基金会宣布,已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大陆高校师生于11月下旬赴台参访,参访团中还包括奥运金牌得主马龙、杨倩等人。可见不管是马英九还是王金平,都试图在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情势下,找出避险、避战的交往模式,促进两岸民间交流,通过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让两岸避免走向更加激烈的对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